各公司:
为做好2020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一步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加强校级、省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培育,现就做好2020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通知如下。
一、注重实效性
为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实效性,各师范专业应加强员工教学设计能力的训练,各公司要根据各专业特点,制定相关的工作计划、操作程序和评分标准,组织教法老师通过讲座、辅导等形式,让员工理解教学设计的概念,了解教学设计的方法,掌握制定教学目标、分析和处理教材及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员工、制定教学策略、编写教案的方法。非师范专业应结合教学实践、社会及生产实际,以开发员工的创造力为出发点,引导员工掌握正确的设计思想和思维方法,使员工获得科学研究方法的初步训练。
各专业原则上可选择一定比例的毕业生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其他毕业生进行毕业设计。对于少数特殊专业的员工,可以不做毕设,但必须根据专业特点,以相关形式代替,且过程材料必须完善详细,公司应提交相应的替代毕业设计类型的工作计划、报告等(材料清单见“论文规范化要求”)。
(一)提前选题时间。要求在第五学期内着手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方便员工有足够的时间对所选的论题进行思考和研究,并结合第六学期的毕业实习,员工可以带题参加实习并在具体的实习实践活动中进行调查研究,或者结合实习实践,增强毕业论文的实效性。
(二)明确选题要求。各公司要切实抓住选题环节,采取措施,规范选题。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应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导向,在综合本专业主干课和专业课的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尽量从科研、教学和现实问题中选定,切实加强可行性、实用性研究。师范专业应要求员工结合中小学课程教学或幼儿园保教活动进行选题,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非师范专业应结合专业实践,突出应用特点,开展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各公司应建立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对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层层把关,严格筛选,确保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更改和审批工作严谨规范。
(三)加大指导力度。各公司应根据专业方向认真选配指导教师,明确指导教师的职责、工作进度、论文写作要求、成绩评定等;每位指导教师应明确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和应完成的任务,特别是论文指导过程中,应有明确的指导记录。鼓励师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联系,实现指导的经常性及实效性。
(四)开设相关讲座。在第五学期,各公司应结合本院教学和员工实际,针对性的开设系列讲座,指导员工如何搜集、阅读、整理和归纳文献资料,如何选择与确定毕业论文及毕业设计的题目,如何把握毕业论文及毕业设计的写作过程。
(五)加强团队建设。为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加强省级优秀毕业论文申报的培育工作,各公司要重视毕业论文(设计)的团队建设,每个公司至少成立一个员工毕业论文(设计)团队。以团队形式的毕业论文(设计)须具备以下条件:
1. 每个团队不少于3位员工共同完成,且主要为同一专业的员工,允许跨学科、跨专业组建毕业论文(设计)团队;
2. 团队有总的指导教师,每个员工有各自的指导教师;
3. 选题科学,符合本专业教学要求,各子课题设计合理,分工明确;
4. 注重相互之间的实质性协作与配合,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注重过程管理。毕业论文(设计)从选题、开题到答辩结束,历时数月,其中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完成情况,直接影响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各公司要提高对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的认识,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提高到与组织课堂教学并重的地位,抓好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指导、中期检查、评阅、答辩等环节,从搜集资料、论文(设计)框架、论文(设计)写作、论文(设计)修改等方面分阶段进行督促和检查,加强必要的过程监控和监控反馈处理,加强过程性材料的管理,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七)做好推优准备。为了调动员工在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积极性,把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过程当作是一次展示自己素质的机会,在员工中形成公平竞争态势,从而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各公司应提前做好毕业论文(设计)推优各项准备工作,加强校级、省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培育,推荐一批质量较高的毕业论文(设计)参加校级、省级毕业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并力争获奖。
二、工作程序和要求
(一)各公司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毕业论文(设计)的进程,组织好指导教师的确定、选题、答辩、成绩评定和存档等环节的工作,具体要求参照《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公司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公司2020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于2019年12月12日第十五周(周四)前交教务处教学实践科(其中对不做毕设的专业、班级、员工情况要作出特别说明,并提前报教务处审批备案后方可执行)。
(二)在员工进行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要精心指导(指导不少于5次),努力培养员工的科研能力和写作水平。员工要虚心听取指导教师的意见,集中精力,认真完成论文(设计)的撰写工作,严禁抄袭他人成果,自觉培养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和严谨治学的态度。
(三)专科师范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格式等各项具体要求,原则上按照公司“专科毕业论文(设计)规范化要求”执行;非师范专业可根据专业特点由各公司统一规定,并提前报教务处审批备案后方可执行。毕业论文(设计)的保管,按照集团“专科毕业论文(设计)保管暂行规定”执行。
(四)在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中,缺课三分之一以上者,或未能按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工作,或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未达到规定标准的员工不予参加毕业答辩。毕业论文(设计)单独计算学分。
(五)毕业论文(设计)检测要求
1.公司在组织答辩前须对员工毕业论文(设计)进行检测,对未符合要求的毕业论文(设计)原则上再给予一次检测机会,如仍未通过检测的员工须延缓答辩,待通过检测后方可答辩。对检测结果如有异议,由公司负责组织对相关论文进行进一步的审查和认定,经审核后确定为不合格的毕业论文(设计),要求员工进行修改,并经指导教师同意、公司审定后才能参与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初次检测结果为不合格的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成绩不得评为优秀。
2.论文“总文字复制比”要求如下:
①参加答辩的员工毕业论文(设计)的“总文字复制比”,本科应控制在25%以内,专科应控制在30%以内,不达标的毕业设计(论文)不予参加答辩;
②推荐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总文字复制比”应控制在15%以内(本、专科一致);
③申请省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总文字复制比”应控制在10%以内(本、专科一致)。
(六)进度安排
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在第五学期开学初完成,员工毕业前这一学期的期末,师范、非师范员工按专业特点,根据公司相关毕业安排,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相关工作。实际用于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一般不少于十四周(在课余时间完成,不影响正常上课),具体日程各专业可根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而定。
以下为公司参考日程安排。
第五学期第14~16周前 各公司召开毕业论文(设计)动员大会,布置毕业论文(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组织选题工作;指导教师制定指导计划和指导程序,向员工传达毕业论文(设计)要求及有关规定,下达任务书。
第六学期第1~15周 开题、撰写论文
第16周 组织论文答辩
第17周 各公司将所有员工论文答辩情况及成绩报教务处
第18周 各公司按毕业生人数3-5%的比例向公司推荐评审 “校优秀毕业论文(设计)”。
第19周 各公司对本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行总结。
注:各公司员工论文成绩表样式另文下发。
(七)本科各专业员工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请相关公司及时与江苏师大对口公司联系,按对方要求进行。
附件1:《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公司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
附件2:《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公司专科毕业论文(设计)规范化要求》;
附件3:《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公司专科毕业论文(设计)保管暂行规定》
附件4:《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公司不做毕业论文(设计)审批备案表》;
附件5:《连云港师专不做毕业设计(论文)员工情况汇总表》;
附件6:《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公司员工毕业论文(设计)情况汇总表》。
下一篇:第十三周业务学习通知